最近很多人在问“盗在水上打一成语(什么什么什么盗打一成语)”,今天小编就盗在水上打一成语(什么什么什么盗打一成语)这个问题整理了一些资料,希望对您有帮助。

盗在水上打一成语(什么什么什么盗打一成语)

鸡鸣狗盗、狡兔三窟、毛遂自荐、脱颖而出、急人之困、图穷匕见……这些成语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玩成语接龙游戏,难免蹦出来几个,你知道他们都与战国时期一个特定的风气有关吗?这个风气,就是“养士”制度。

一. “养士”的起源

说到“养士”,先要解释什么是“士”。 最初的时候,“士”作为“四民(士农工商)”之一,指的是“学习道艺”的人,西周时期,“士”被划入最低级的贵族阶层,而春秋末年之后,“士”的含义更加宽泛起来,成为一种在知识、技艺或个人品德方面有过人之处的人群的统称,从“士可杀不可辱”,“礼贤下士”这些词语的产生,也可窥见一斑。

为什么会出现“养士”风气,其实根本原因很简单,就如同现在我们常说的“得人才者得天下”,一个CEO的跳槽,可能引起公司股价上亿元的震荡,放在春秋战国时期,谁能争取到更多贤士的支持,谁就能得到更多的名声,更多的智慧,从而也得到更多的权势或更多的土地,或者至少,让敌国对自己的国家有所忌惮,不敢轻举妄动。“士”作为一个阶层,不一定担任国家官吏,有正式编制,但他们一样可以为主君积极奔走,建立功业,作用为国家和公众所承认。某种意义可以说,养士制度是我国最早的智囊制度。

在春秋时就有君主养士情况的记载,但并未形成大的规模,所以现在一般认为战国的魏文侯是首开养士之先河者。魏文侯之后,更多国君都发扬这个风气,对待士人以上宾之礼,恭敬尊崇,从而吸引别国的贤才来为自己效力。

而养士并非国君的专利,将养士之风发展壮大,乃至后世闻名的其实是当时的贵族阶级,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所谓战国“四公子”,即赵国的平原君,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各自名下都有食客成百数千,这些食客中有自己来投效的,也有经人推举而加入的。四公子都有自己的封地、爵位,其中三位还是王室直系血亲,故而有足够的政治和经济条件来赡养食客。

二.养士风气造就的典故和成语

贵族们私人养士,某种意义成为一种“时尚”,甚至越是礼贤那些隐士或怪才,越能挣来好的声名,这种风气之下,“士”的养蓄越来越不拘一格,不同于传统贵族必须谨慎守礼,在“士”阶层,出现了许多草莽、任诞之人,也正是因为这些人,给我们的历史文化增添了许多趣闻轶事、成语典故,某种意义上,也成了中华民族文化人格的一部分。

例如我们常见的这些成语,都是跟养士风气密不可分的:

鸡鸣狗盗前面说到战国四公子之一,齐国的孟尝君,他便号称门下食客三千。他对宾客不论贤愚来者不拒,对有才能的加以拔擢,对缺乏才能的人也都收留门下,提供衣食。

因他广收门客,贤名在外,秦国请其出任相国。然而,孟尝君到了秦国之后,有大臣向秦王进谏,说孟尝君是齐国王室之后,如果让他担任相国,必定心念齐国,胳膊肘往外拐。于是秦昭王起了犹疑,让孟尝君为相不放心,放他回国,又忌惮他名声太盛,于是把孟尝君及门客都扣留起来,想要找个借口除掉他们。

孟尝君当然也意识到威胁,想要逃走。便派人去求一个秦王的宠妃给秦王吹枕头风,让秦王改变主意放了他。妃子答应了,但要求报酬是齐国的狐白裘。但这看起来是件“不可能的任务”,因为狐白裘是收集无数狐狸腋下那一点白色皮毛而做成的,别说齐国,就是天下也只有一件,价值连城,而孟尝君刚到秦国的时候,第一件事便是把这件狐裘作为礼物献给了秦王,难道现在能开口往回要吗?他遍问门客,众人都一筹莫展。

然而,就在这时候,有个门客自告奋勇,说他能把狐裘找来。孟尝君问,你如何找来?这个门客解释道,他听说秦王的珠宝美器,精品收藏,都放在秦国宫中一个特定的储藏室里,而他身材矮小,动作灵活,即使狗洞也能钻过去,所以就可以趁人不备,潜入宫中把狐裘再偷出来。

孟尝君闻言大喜,依他所言窃取了狐裘,送给了那位宠妃。妃子果然拿钱办事,想方设法说服秦昭王放弃了杀孟尝君的念头,并准备过两天为他饯行,送他回齐国。

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孟尝君哪敢多留,一脱离软禁,立刻带着手下门客连夜返回齐国。结果秦王果然反悔了,派兵疾驰追他。孟尝君到函谷关(在今河南省灵宝市,当时是秦国的东大门时)正是半夜。两千多年前没有闹钟,人是用鸡鸣当闹钟用的,鸡一叫,就代表天快亮了。所以按秦国法规,函谷关每天鸡鸣时分才开门。孟尝君一行人如果在关卡前等待鸡叫,必定会被追兵追上。大家正急的热锅上的蚂蚁的时候,突然听见一声雄鸡啼叫,接着,城关外的雄鸡都开始打鸣,此起彼伏。

原来,孟尝君的另一个门客擅长口技,会学鸡叫,而乡下有众多公鸡,习性是只要听到第一声啼叫就立刻会跟着叫起来的。守关的士兵听见鸡鸣,便以为天亮了,起来打开关门,放他们出去。才一顿饭的功夫,追兵果然到了,但是知道追不上了,才悻悻归去。

就这样,孟尝君靠着鸡鸣狗盗之士逃得性命。之前的宾客有看不起这两人的,此时都佩服孟尝君能用人不拘一格。

这个故事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后世形成成语“鸡鸣狗盗”,比喻卑微的技能或具有这种技能的人。

毛遂自荐、脱颖而出这个故事与“战国四公子”中的另一位,平原君赵胜有关。

战国时,国家之间征伐本是常事,一次,秦军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形势万分危急。赵王便命平原君赵胜去楚国求援兵解围。

向人求援就像现在向人借钱一样,不是容易的事,很容易遭到拒绝。于是平原君把门客召集起来,想要挑选20个出色的人才一同前往,把事情办成。按平原君的打算,这些人需要文武双全,因为能跟楚王说通是最好,但如果说不通,就要带一点胁迫的成分,让楚国签订盟约。

挑来挑去,最后还缺一个人。这时门下有一个叫毛遂的人走上前来,向平原君自我推荐,希望能一同前往,凑足二十人。

平原君有些为难,问:“先生您来到我赵胜门下有几年了?” 毛遂回答:“在此有三年了。” 于是平原君又说:“有才能的人处在世上,就好像一把锥子放在皮囊里,锥子的尖端马上就会刺破皮囊,显露出来。现在您在我门下有三年之久,但我身边的人没有称赞您的,我也没有听说过您的事迹,想必您不是一位有才能的人,还是请您留下吧。” 毛遂回答:“我今天,就是请求被装入皮囊啊。如果我早被装入皮囊,整个锋芒都会毕露出来,何止那一点尖端呢?”

平原君终于被说服,带着毛遂前往,其余十九个人相视而笑,目光有鄙视之意只是没有说出来。

到了楚国之后,毛遂与其他十九人辩论,十九人都心悦诚服。当平原君面见楚王,单独谈判的时候,从清晨谈到中午,一直没有结果。于是毛遂手按宝剑,一级级登上台阶,说道:“合纵的厉害,简单明了,两句话就能说清,现在从日出谈到日中,还没个结果,是为什么?”楚王恼怒,便问平原君:“这人是谁?” 平原君回答:“是我的门客。” 楚王于是呵斥道:“还不退下!我在跟你的主君说话,你算干什么的?” 毛遂按剑向前:“大王您能够呵斥我的缘故,是依仗你楚国国力强大人多势众。然而现在就在十步之内,楚国的百万雄兵您倚仗不上,您的性命就在我的手中。我的主君就在面前,您有什么可呵斥我的呢?况且我听说商汤以七十里的地盘起家而终有天下,周文王以百里之地而终使诸侯臣服,如今楚地方五千里,雄兵上百万,这是王霸之业的资本。以楚国的强大,却被白起那个毛头小子打得大败,初战丢了鄢郢,再战被烧夷陵,第三次交手连祖宗先人都被羞辱。这是百世难解的仇怨,赵国都替你感到羞愧,而大王您竟然不感到耻辱吗?所以合纵此事,实在是为了楚国,不是为了赵国啊。”

楚王被毛遂的气势压制,又被这番话说得羞惭不堪,同意了出兵。于是毛遂让楚王随从取来犬马之血,当面让楚王与平原君,以及殿下的十九人歃血为盟,把这件事情敲定下来。

由于楚、魏等国联合出兵援赵,秦军很快被打退了。平原君回国后,待毛遂为上宾。还很感叹地说:“毛先生一到楚国,就让赵国像九鼎大吕那样显贵重要,以三寸之舌,胜过百万之师……我赵胜不敢再说自己会看人了。”

这个故事里延伸出两个成语:“毛遂自荐”和“脱颖而出”,“毛遂自荐”比喻不经别人介绍,自我推荐担任某一项工作,而“脱颖而出”指人的才能显露出来,优势在许多同类人物或产品中被人所发现。

图穷匕见图穷匕见则是来自荆轲刺秦的故事,战国末期,秦王嬴政已经开始逐步攻打六国,燕国太子丹致养死士,打算行刺秦王,使秦国大乱,缓解燕国危机。

后来他物色到了一名死士,就是荆轲,荆轲生性豪爽,有侠义之气,好读书击剑,太子丹把荆轲收在门下当上宾,对荆轲百般敬重,甚至与其分享车马、衣食。这让荆轲终于受到感动,答应太子丹的计划,要报他的知遇之恩。

经过一番筹划,公元前227年,荆轲终于从燕国出发到咸阳去。太子丹与一些宾客,以及荆轲的两位至交友人都去送别,他们都明白,荆轲此去不管行刺成功与否,荆轲本人都有死无生,所以送行之人都穿上白衣白帽,行到易水之畔(今河北易县),即将离别之时,荆轲高歌一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慷慨悲壮,流传千古。

为这次刺杀行动,太子丹准备了一把锋利的匕首,吹毛立断,见血封喉。荆轲带上了这把匕首,作为行刺的武器,又带上了燕国的地图,作为显示燕国是来求和,从而接近秦王的工具。

荆轲到了秦王宫殿上,佯装将地图献给秦王,一点点展开,到地图全都打开时,预先卷在地图里的匕首就露出来了,说时迟,那时快,荆轲抓起匕首,对秦王直刺过去……

后来的故事大家知道,荆轲刺秦虽然没有成功,但给后世留下了这一悲壮的故事,至今还被改编成各种影视作品,以及“图穷匕见”这一成语,用来比喻事情的结果或者目的最终显露出来。

三. 养士风气的进步意义

中国古代在大多数时间里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贵族和平民之间有着天然的巨大鸿沟。

而养士风气某种程度上打破了这一鸿沟,平民中有一技之长,或品德高尚者可以提升自身的阶层,实现自己的才华。

而且,这种流动并不是平民单方面“跪舔”式的,“士”阶层虽然受人豢养,但可自来自去,挑选主家,能够保留最大程度的人格尊严,甚至让主君为自己的行为低头认错。据记载,平原君曾有一爱妾见跛子提水而哈哈大笑,跛者愤而向平原君告状,平原君却认为他小题大做,没有处罚爱妾,后来他身边的宾客纷纷离去,他惊问其故,被告知,宾客认为他爱惜女色而轻视士人,他这才正视此事,处死爱妾,离开的士人也才回来。

所以,正因为这种特别的养士风气,形成了中国自古都有对知识、技艺、高尚品德的崇敬传统,即使一介平民,也可因为这些因素得到尊重,于是阶层不至于固化僵死,人才得以流通,社会得到发展。同时,“士”阶层被称道的,往往有轻生死重然诺,报君知遇之恩,任侠放诞的品性,这也成为了中国后来知识分子的一种底色,在统治者做出糟糕的决定时,敢于直言劝谏,国家危亡之时,不惜舍生取义,报效国家。

结语

我们可以看到,战国时期是华夏文明的青年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如此多熟悉的成语都是来自战国时期各种或技艺超群,或豪侠任诞的“士”。 “养士”的风气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也给中华文化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你还能想到哪些成语是跟“养士”这一风气密切相关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