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在问“又到村子来打一字谜(又到村子来打一字谜是什么字)”,今天小编就又到村子来打一字谜(又到村子来打一字谜是什么字)这个问题整理了一些资料,希望对您有帮助。

又到村子来打一字谜(又到村子来打一字谜是什么字)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代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描绘的美丽场景,正是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金石镇柳源村的生动写照。走进柳源村,但见屋舍俨然,鸡犬相闻,绿树成荫,道路整洁,小溪蜿蜒,山峰如黛,好一派诗意的田园画卷。

谁曾想到,在脱贫攻坚前,柳源村是金石镇有名的深度贫困村,地处偏僻,道路崎岖,人均耕地严重不足,群众生活十分艰苦。自从精准扶贫政策的春风吹到这里,新宁县崀管局驻村工作队来到这里,山寒水瘦的柳源村不断蜕变,不仅村子的形象也更契合“柳源村”名字了,老百姓的心头也开满了脱贫致富的幸福花朵。

改善基础设施,才有发展的基本保障

柳源村是典型的岭区村,地无三尺平,村里通畅情况十分不便,群众出行仅靠一条通村公路。而公路标准非常低,仅容一辆车单向而行,遇到会车,往往要在上下坡路段倒退几十米至上百米,开车的师傅们常常苦不堪言。要想富,先修路,要修标准高的路,这是柳源村最大的民心工程和致富工程。崀山管理局驻柳源村工作队紧紧抓住这个“牛鼻子”,下定决心对通村公路进行“窄改宽”改造。

群众的期盼就是工作队的工作目标。经工作队多方协调,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19年7月份,柳源村的窄改宽工程终于启动了,经过半年的建设,一条全长16公里的通村公路完成了窄改宽改造。12组村民,老司机江世茂开着车通行在入村公路上,不禁感叹“我开了近二十年的车了,只有现在开车不担心堵了,心里也不堵了”。除了入村道路改善之外,工作队格外注重产业发展之路。2019年4月第一条林道动工建设,里程1公里,路虽不长,但经济效益明显。原来路边的竹子,一根不到2元,且常年无人问津,林道修好之后,均价达8元以上,客商络绎不绝。三年来,柳源村共修建了5条林道,里程10公里,为群众的创业增收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繁荣产业,才有持续发展的希望

产业发展是群众有效脱贫的根本途径。工作队立足柳源村的实际情况,踏遍村里的每一个角落,与群众话家常,谋发展,找准了一条适合该村发展的产业之路。柳源村是典型的高寒岭区村,一年四季山花烂漫,非常适合发展养蜂产业,工作队与村支两委积极帮助村民发展养蜂业,到目前全村共有养蜂专业户40人,年产蜂蜜20000斤。由于生态环境好,所有的蜂蜜均属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产品,市场上供不应求,实现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柳源村的原水槽源及以上山区海拔高,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黄精、白芨等中药材种植。2017年村主任李良坤成立了“平茂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带动村民大力发展特色中药材种植。几年来,全村种植黄精150亩,白芨300亩,实现产值300多万元。柳源村八组村民李良金望着长势喜人的白芨说:“以前种植水稻,最多只能解决温饱问题,现在种植药材真正走上了致富之路,种药材比种水稻不知强了好多倍哦!”柳源村山青水秀,环境优美,特别适合发展乡村旅游,13组村民邓春良瞄准这一优势,自筹资金20多万元,率先将自家房屋进行改造,新修了一个高标准的游泳池,开办了农家乐,并免费提供卡拉OK等服务。自开放以来,前来游泳休闲的游客络绎不绝,生意兴隆。附近村民看到这一盛况,也纷纷投资建设了农家乐,带动了一方百姓走上致富之路。

如今在柳源村,“养蜂、中药材种植、乡村旅游”已成为拉动产业发展的“三架马车”,成为群众持续增收的有效法宝。

用心办实事,才有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群众利益无小事,为民办事,为民办实事,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始终是工作队坚持的最高工作目标。驻村伊始,工作队便在“水槽源的故事”微信群内及时发布上级相关政策、农事安排、扶贫最新动态等信息,并及时回答群众提出的问题,与群众进行充分沟通。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柳源村投资560多万元完成了16公里入村公路窄改宽工程;投资62万元完成了18条7000米水圳硬化;投资50多万元完成了2-6组安全饮水工程,1-7组增加净水设备,实现了村民100%安全饮水;投资48万元新建了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实施了灯化亮化工程,安装了太阳路灯100多个;实施了河道开发工程,在水槽源5公里长的河道两岸栽种了桃树、李树等观赏树种,打造了春花秋色的宜人美景。与次同时,切实加大了三保障的落实力度,对全村的危房进行了改造,易地搬迁贫困户30户,全村贫困户住房得到有效保障;加大了教育医疗的落实力度,全村没有一人因贫辍学,因病致贫。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崀山管理局作为柳源村的后盾单位与村支两委一起,带领村民闯出了一条脱贫致富之路。如今的柳源村,已不再是昔日的贫困小山村,而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路宽了,产业发展起来了,游客进来了,村民日子好过了,大家的心敞亮了,笑容灿烂了。(图文/谭宗佑 李君 赵佳健)

责编:叶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