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在问“一个人手背着打一成语(一个人两手拿着东西打一成语)”,今天小编就一个人手背着打一成语(一个人两手拿着东西打一成语)这个问题整理了一些资料,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个人手背着打一成语(一个人两手拿着东西打一成语)

千百年来我国的男同胞们都会面对同样一个“话题”,那就是“老婆和妈妈掉到水里,你先救谁?”

面对这一难题男同胞们的回答总是千奇百怪,有说自己不会游泳的,有说老婆会游泳先救老妈的,还有的说要打电话求救......

其实我们可以将这一命题反一反,将男人变成女人,将老婆变成丈夫,将妈妈变成父亲,那么命题就会变成丈夫和父亲掉到水里先救谁?

至于回答者则从男同胞变为女同胞,相信每一位女同胞也会如男同胞们一般纠结,历史上有一位既是妻子也是女儿的女性,真真切切的面对了这一难题,她的丈夫和父亲之间必须死一个。

一个是相濡以沫的丈夫,一个是血浓于水的父亲,不论怎么选都十分痛心。面对如此两难的局面,有一位女子竟然用一句话破解了这一难题,甚至还诞生了一个有名的成语。

这个聪慧的女子是谁呢?又诞生了哪一个成语?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

郑国朝堂的风云涌动

说起历史上的春秋时代,很多人第一时间都会想起“春秋五霸”,但同一时期的历史上还有其它称霸一方的诸侯,他们虽未曾位列五霸之一,却也带领将士们占据了一片天地,郑国的郑庄公就是其中之一。

郑庄公是郑国的第三代国君,他是一个非常厉害的政治家,精明的外交手段让郑国在危机四伏的中原屹立不倒。

郑庄公执政期间郑国一片祥和,经济上重农重商积极发展商品经济,城中百姓可谓是安居乐业。

值得一提的是,郑庄公有如此成就离不开一个人的辅佐,此人名叫祭仲,是郑国的卿大夫,而他与郑庄公的关系就好比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关系。

人生晚年郑庄公也如刘备托孤一般,在临死前将儿子公子忽托付给了祭仲。一向忠心的祭仲一心一意辅佐公子忽,奈何这公子忽就如那扶不起的刘阿斗一般无能,丝毫没有继承到父亲郑庄公的政治才能。

若是国家安定、臣子本分,公子忽的王位也能在祭仲的扶持下坐稳,可当时郑国的局势并不安稳。

公子忽有一个弟弟名叫公子突,他母亲的娘家是宋国贵族雍氏,而宋朝君主自然不会允许皇位落入外人公子忽之手。

可以说公子忽的皇位从一开始就被同父异母的弟弟觊觎着,宋朝的君臣众人还针对他策划了一场阴谋,打算先套牢祭仲,再对他进行夺权。

宋朝君主先是以公子忽为诱饵,在宋朝境散布各种小道消息说要杀掉公子忽,甚至还安排百姓有意无意地在祭仲家门口讨论,让他情急之下自乱阵脚。

果不其然,听到这个消息的祭仲马不停蹄地飞奔到了宋国(有一说是骗去宋国的),谁曾想宋国君主并没有要杀掉公子忽,而是让祭仲舍弃公子忽改为拥立公子突为国君,否则的话就连他一起杀掉。

此时祭仲才意识到这是宋国设计的圈套,但自己与公子忽的小命都已被宋国牢牢捏在手中,无奈之下,只能屈辱的与宋国君主签订拥立公子突的协议。

没了祭仲扶持的公子忽成了郑国一名普通百姓,毕竟和外公家强大的公子突来比,本就没有雄韬大略的他实在没什么胜算,在皇权斗争下能保住一条小命就已经是上天保佑了。

现实版农夫与蛇的故事

不久之后,被祭仲拥戴的公子突则风风光光地回到了郑国,继承其父亲郑庄公的位子,是为郑厉公。按理说以祭仲的才能,以及他扶持公子突的功劳,郑厉公本人应该善待他才是。

不曾想,公子忽虽然胸无点墨却很和善,公子突虽然背景强大却心胸狭隘。一直以来,他都对祭仲选择扶持公子忽而心生愤懑,内心深处想要将他除之而后快,上位后更认为祭仲专权是个隐患。

不过,祭仲是当朝的卿大夫,而且在明面上从未犯过什么错误,这也让公子突一直找不到杀死祭仲的理由。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既然明面上无法处置祭仲,那就暗地里想办法杀掉他。

春秋时期,社会上的侠客非常多,各种刺杀之事也层出不穷,此时郑厉公选中执行这项暗杀任务的人名叫雍纠,有意思的是他还是祭仲的女婿。

雍纠与岳父祭仲同朝为官,按理说翁婿二人应当是齐心协力才对,然而事实却不是如此。雍纠此人也是小人一个,与岳父朝堂之上的常年争吵不休,可谓是朝堂上的死对头。

种种的原因早已让雍纠与祭仲生了嫌隙,翁婿二人站在了朝堂的对立面,所以公子突才会非常损地将这个任务交给了雍纠,《左传》记载:“祭仲专,郑伯患之,使其婿雍纠杀之......”

听到公子突安排给他如此任务时,雍纠第一时间竟然想到的不是告诉岳父公子突要害他,而是杀了岳父之后,自己可以在朝堂上一家独大。

秘密约定好了,下一步就是正式实施,不知是雍纠良心发现,还是他本就是一个胆小鬼。某一天,在与岳父大人推杯换盏之际,雍纠打算将毒药放进祭仲酒里。

然而,在即将放进去的前一秒他后悔了,害怕自己杀岳父的消息走漏风声,也害怕走漏风声后大家对他的指指点点,更害怕公子突接着此事将知情的自己给暗中处理了。

总的来说,这临门一脚最后还是没有踢出去,祭仲没有被杀,但雍纠却变得惶惶不可终日、整日担惊受怕。身为妻子的祭仲之女自然看出了丈夫的不安,十分耐心地询问丈夫发生了什么事情。

与此同时,她还表示有什么困难可以说给自己听,然后两人一起解决,若是兹事体大自己还可以求父亲祭仲帮忙,听了妻子的这番话,雍纠更加不敢告诉妻子实情了。

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更何况雍纠还是一个喜欢做梦并且会说梦话的人,一天夜里他竟然在梦中将自己与公子勾结,意欲杀害泰山大人一事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人尽可夫就此诞生

听到丈夫的梦话后,妻子大吃一惊一整夜都没有睡好,第二天醒来之后便向雍纠求证是否确有此事。面对妻子的质问雍纠哑口无言,只能默认了确有此事,甚至还央求自己的妻子替自己保守秘密。

那几天,对于枕边人想要杀害自己父亲一事,祭仲之女脑中混乱不堪。她深知丈夫已经答应了公子突,此事必然没有转机,也就是说丈夫和父亲只能活一个。

若是告诉父亲丈夫会死,若是包庇丈夫父亲会死,身为知情人的她就成了做选择题的那个人,可是手心手背都是肉又如何抉择才能两全其美呢?

面对如此难以抉择的困境,祭仲之女选择了回到祭府寻求母亲的帮助,她并未直接告诉祭母其女婿要杀岳父一事,而是旁敲侧击的问母亲丈夫与父亲谁更重要。

祭母言之凿凿地答道:“人人皆可做丈夫,唯有一人是父亲”,母亲的这一句话点醒了她,也解决了她所面临的困境。于是乎,祭仲之女当即将雍纠与公子突勾结一事告诉祭母。

听到这个消息后祭母大惊,急忙把祭仲找来回来并且告诉了他这件事情,最终雍纠因为这件事情被杀。

除了这一个版本之外,还有一说是在刺杀之前雍纠醉酒误事,把这件事情说了出去,以至于被妻子告诉了岳父。

不管是哪一个版本,最后雍纠都被杀了,祭仲还对着雍纠的尸体说:“大事和妇女商量,死得活该......”此事暴露后,郑厉公害怕祭仲报复自己便逃离了郑国,郑昭公再度被迎回郑国。

话说,这件翁婿、君臣之间的阴谋虽然已经过去了千年,但却因此产生了一个成语并流传至今。祭母点醒雍纠妻子的那一句“人人皆可做丈夫,唯有一人是父亲”,如今已经变成了“人尽可夫”这个词。

通过上述的介绍可知,人尽可夫的意思是指父亲与丈夫相比,父亲要比丈夫重要。不过,随着时间的变化这个成语也衍生出了新的含义。

那就是暗指女子不守贞洁,人人皆可为夫婿,人人皆可为床榻之欢,就如同青楼的女子一样“一双玉臂千人枕,半点朱唇万客尝”,充满了羞辱之意。

透过这一成语词意的演化,我们不难看出封建社会对女子的束缚与封建思想,同时也不难发现,在几千年的洗礼中很多文化的本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所以说想要了解古人的文化,就需要先了解这个文化背后的故事,如此才能确切掌握文化的真正含义。一个小小的成语背后,竟然藏着这样一个两难的故事,不得不说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之处。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