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华盛顿海军条约的签署,各海军强国纷纷停止了自己在建或计划建造的多艘军舰,曾经开展数十年的海军军备竞赛,终于告一段落。各国海军纷纷进入十几年的海军假日时期,在海军假日时期,各国的海军发展仅在维持着科研进步和旧老战舰的替换这两个方面进行。各海军强国也按照着条约的规定建造属于自己的主力战舰,这些战舰也都保持着条约规定下的吨位和火力。


但是好景不长,在1934年12月29日,日本正式宣布退出华盛顿海军条约和伦敦海军条约,并声称再也不受这些条约的限制。摆脱了这些烦人条约限制的日本,必然迅速开始了自己的海军扩军之路。在美国看来,日本退出海军条约,必然会迅速开展自己的海军建造工程扩展实力。这样会导致太平洋地区海军现有势力平衡被打破,同时日本的地理条件也限制了日本的海军扩军,会严重威胁到美国的国家安全(菲律宾的殖民地)。

对此,美国极度重视日本的海军情报,果然不出所料,情报部门打探到,日本在退出海军条约后不久,就开始设计建造一款,超过条约限制的重巡洋舰,超甲型巡洋舰。这款巡洋舰是日本人通过借鉴法国的敦刻尔克级和德国的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所设计的战舰。情报反馈这款巡洋舰将会拥有无畏舰的火力和重巡洋舰的速度以及可以无视条约型重巡火力的防护。在美国人看来,法国的敦刻尔克级战巡那是德国人头疼的问题,而德国的沙恩霍斯特级战巡则是英国人头疼的问题,这些都不是美国人头疼的问题(他们相互牵扯,威胁不到美国东海岸)。只有日本人的这级战巡将极有可能威胁美国本土和殖民地菲律宾之间的交通线,甚至可能威胁到美国的西海岸(日本没有在远东没有对手牵制)。


随着华盛顿海军的签署,原本应该在1920年到1921年开工的六艘列克星顿级战列巡洋舰,不是被拆解了,就是被制造成航空母舰,这也导致着美国极度缺乏一款高速重火力的战舰。为了弥补这样的短板,美国海军立即开始设计一款可以与日本的超甲型巡洋舰对线的大型巡洋舰(可以看成红警中的坦克杀手,专门对付坦克的)。可是谁能想到日本当时只是制作了相关的战舰设计,并没有计划进行建造。但当日本打探到美国开始准备设计建造阿拉斯加级大巡洋舰(战巡)时,才下定决心将超甲级巡洋舰列入1941年海军第五次军备扩充计划。可以说是美国人一手推动了超甲型巡洋舰计划的诞生(我预判了,你的预判)。


在主炮的布局方面,阿拉斯加级大巡洋舰是装备了三座三联装305毫米的MK8型主炮塔,炮塔布局方面,采用前二后一背负布局。这款MK8型305毫米的主炮,在使用517公斤的穿甲弹,可以有效在9140米的距离上击穿463毫米的垂直装甲(远强于同口径的其他国家舰炮)。同时,这款重达940吨的三联装炮塔将由一台150匹马力的电动液压泵提供旋转动力,保证主炮可以向任何一方向进行射击。阿拉斯加大巡洋舰的副炮创新的安装在第二层甲板上,这样可以获得更广阔的设计视野,同时在副炮的选择上采用的也是性能强悍的127毫米的Mk12型双联装炮,并在1943年安装了vt引信,大大提高了对空杀伤力。在对空武器的选择上,美国人选择安装56门40毫米的博福斯机关炮和34门20毫米的厄利孔机关炮,这些强大的机关炮可以形成密集的防空火力网,对日本海航极度的不友好(也为后彻底沦为了打飞机战舰的由来)。


这款强大的战舰,原本计划建造六艘,但最终只有三艘开工。但是设计师和决策者都不会想到出场就已经落后,二战中强大的航母伴随着海军航空兵对军舰的打击,用真实的战果向世人宣告,战舰对决已经过时了,未来是航母和战机的天下。阿拉斯加级建成后,只能伴随着航母作为其防空护卫舰(成为飞机杀手),或者利用其12英寸的主炮帮助陆军进行火力支援。最后这款没啥用的战舰在1960年彻底被除名。

阿拉斯加级大巡洋舰主要性能:标准排水量29779吨、满载排水量34253吨、总长246.4米、水线长241.2米、全宽27.8米、吃水9.7米、定员1517人。动力方面采用8台巴布柯克-威尔考克斯型燃油锅炉,来给“通用电气”蒸汽轮机输入蒸汽,来输出150000轴马力的动力。让战舰保持33节的最高航速。

武备的选择上9门305毫米炮L/50 Mk8主炮、12门127毫米炮L/38 Mk12(高平两用)副炮,外加56门40毫米“博福斯”机关炮和34门20毫米“厄利孔”机关炮组成防空火力。

防护方面:主装甲带228到127毫米,装甲甲板97到102毫米、露天甲板36毫米、防弹片甲板16毫米、炮塔325到127毫米、炮座330到280毫米、司令塔269到127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