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法国总会(法语:Cercle Spotif Français)
上海曾被叫做“法国总会”的建筑有两处,一处即现在的“复兴公园”北门南昌路雁荡路的现科学会堂,另一处就是现在的“花园饭店”,这两个“法国总会”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同时作为“法国总会”之用。
1897年:中国北方爆发义和团运动,列强担心战火南移,损害他们既得的长江流域利益,威胁侨民的安全,遂决定派军舰进入长江,在沿江的通商口岸增派驻军。清政府也希望能够借助列强的军队防守上海,但是战后法国人要求将驻兵的兵营(今天复兴公园所在地)改造为公园,清政府被迫答应。1901年9月7日:清廷与多国签订《辛丑条约》,驻上海的法国军队陆续撤离。
1904年:以法租界公董局董事会成员为主,联合上海的法国商会及知名人士组织了一个叫做“法国球场总会”或“法商球场总会”的社会团体,又被叫做“法国总会”。总会位于今复兴公园的北侧,今雁荡路上。南昌路47号——原法国总会(现科学会堂1号楼)是上海现存规模最大的法国文艺复兴式建筑,初名法国球场总会(法语:Cercle Spotif Français)。
1908年:公董局开始在原顾家宅的兵营建造公园。1909年建成开放,这个公园就被叫做“顾家宅公园”、“法国公园”、“佛兰西公园”等名称,也就是今天上海市中心区的“复兴公园”,占地面积约136亩。 同时在公园偏东北角的位置扩建“法国球场总会”。
1917-1918年:现南昌路47号位置,“法国总会”在原址的基础上竣工新楼
1904年最初建造时的法国总会 @Le Jounal 1926
总会当时由公董局的建筑师万茨(Wantz)和博尔舍伦(Bolsseron)设计,项目承建商为姚新记营造厂。法国球场总会是一幢两层的坡屋顶砖木楼房,南北坡上立有装饰性的山墙花,屋檐下木质牛腿的效果也很突出。土山湾工艺所参与了建筑内部楼梯和彩绘玻璃的设计建造。我们现在依然能看到楼梯扶栏上的C.S.F。总会内设有弹子房、酒吧间、跳舞池、阅览室等设施,成为法租界侨民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
1920年代的法国总会 来自波士顿博物馆Lauder日本明信片集 @Leonard A. Lauder Collection of Japanese Postcards
1914年加建前的的旧法国总会 此时还只有3栋楼宇 @法国里昂大学图书馆
1917年扩建前的法国总会 Cercle sportif Francais (French Club) 1917
1930年的旧法国总会南立面 The south side of the College Municipal Français 1930 @Institut d'Asie Orientale
总会建成时规模较小,扩建工程由法租界公董局建筑师万茨设计,华商姚新记营造厂承建,17年完工。在保持原有3处坡屋顶建筑的基础上,在东西两侧增加扩建新的建筑。
法国总会具有法国文艺复兴时代典型的建筑特征,并结合新艺术运动的装饰风格。建筑面积11378平方米,占地面积15800平方米、主楼庭院内有占地6000平方米的花园。
1918年的法国总会 @‘Le Journal’, Octo 1926.
历经几次加建后,在旧建筑的基础上向东、西两侧延伸各130米,使建筑呈东西长260米,南北宽约48米的长条状的红瓦坡屋顶建筑群落。
这里最初建造时名为上海法国总会(旧)、法国球场总会(法语:Cercle Spotif Français)。1925年法国总会迁出到茂名南路新址,便改建为法国学堂(法语:École de France)、法国公董学校(法语:Collège Municipal Français)。
The south side of the College Municipal Français 1930 @Institut d'Asie Orientale
Collège municipal français 1935 @Raymond Vibien Family Album
Collège municipal français 1930 @Des Courtils family album
环龙路(今南昌路)的大门
会堂南北入口由大型门厅相通,走进向北开启的法国古典式弧形门厅后,门厅两侧为分上双合式的楠木弧形楼梯。沿刷本色漆的楠木弧形楼梯拾级而上,扶手为黄铜铸造,有木艺内雕花护栏装饰,能抬头观赏到古典彩色玻璃镶嵌的弧形花窗。而楼梯扶拦上的CSF字样就是Cercle Sportif Français的缩写。
彩绘玻璃
主楼梯平面拱窗上有大面积的用铅条镶嵌的古典彩绘玻璃装饰的落地弧形花窗,精心绘制了以植物和几何形态为基础的抽象图案。保存完好、色泽鲜亮、图案美艳,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格外绚烂夺目。土山湾工艺所参与了建筑内部楼梯和彩绘玻璃的设计建造,至今能看到彩绘玻璃底部有土山湾的铭文。“Orphelinat Tou-Se-Ve 1918”,显示是上海土山湾孤儿院美术工厂1918年的作品。
建筑内部地面、墙面腰线多采用实木精装修。二楼大厅及各房间由柚木条拼接的人字拼弹格式地板走廊,柔软舒适。
1917年改建法国总会,名为“望志/万茨(原名 Wantz)”的建筑师,是当时法租界工务处的市政工程师、建筑学家。这位杰出的工程师为法租界留下了大量精美的作品,1915年的法租界会审公廨大楼(French Mixed Court,今建国中路22号黄浦区人民检察院)是他留给上海法租界的最后一个作品。
为表彰望志Wantz为法租界城市建设的贡献,1916年,公董局决定以他名字来命名复兴路以北的一条新建的马路,即后来著名的望志路。这条望志路也就是现在身处“新天地”中的“兴业路”。
南昌路57号,地处南昌路和思南路口,占地面积5161平方米,建筑面积4740平方米,建于1931年,赉安洋行设计,混砖结构的西班牙式建筑。原为法国总会网球俱乐部,从属于附近的法国总会活动。
Cercle Français. Route Vallon.(1935) 南昌路57号 1935年图示 @Visualshanghai.net
建筑为两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淡灰色水泥拉毛墙面红瓦屋面,上带英国式烟囱,锅盔曲线型山墙,带“C·F”字样山花,CF字样就是Cercle Français的缩写。
建筑师赉安相册内的南昌路57号外景
Le cercle sportif français de Changhai, @‘Le Journal’, 21 February 1927.
总会花园在举办体育活动 1938年 a sport competition at the Collège municipal franç[email protected]
20世纪初建设的法国总会,供法国侨民体育健身,每年只象征性地向公董局交一块钱的房租。
法国总会内部餐厅
Room of the Cercle Sportif Français 1935 Vallon @virtualshanghai.net
总会装饰豪华,室内有弹子房、酒吧、餐厅、舞厅、击剑室和室外网球场,南面是一块大草坪是网球场,还有一块空地是玩法国式滚木棒球的场地,所以这地方原来也叫“球场总会”。
1930年在法国总会举办的活动典礼 Official ceremony at the Collège Francais 1930 @virtualshanghai.net
1930年在法国总会举办的活动典礼 Official ceremony at the Collège Francais 1930 @virtualshanghai.net
Le cercle sportif français de Changhai, @‘Le Journal’,Octo 1926
Le cercle sportif français de Changhai, @‘Le Journal’,Octo 1926
总会向会员或符合规定的客人提供包括餐饮、住宿、娱乐、阅览等各种服务。与饭店不同的是,俱乐部本身就是一种社交资源,因此并非完全以财富作为准入标准。
对于那些因公务而短期居留于上海的派遣人员,或是长居上海的外籍居民来说(不限于法国国籍),加入总会或俱乐部是踏入上海社交圈的第一步。
Membership Officer's Card Cercle Sportif de Shanghai "Country Club" 1947年颁发的法国总会会员证,是美国水兵
法国总会也是当时少有的接纳中国人甚至女性为会员的外国俱乐部。1943年10月16日,在茂名南路的法国总会举行中外联欢聚餐会,出席华人会员65人,女会员30人,来宾13人,总会引介了多位华人商界名流成为会员。
1925年法国总会迁出后,这里便改建为法国学堂(法语:École de France)、法国公董学校(法语:Collège Municipal Français),成为附近法国侨民和白俄侨民子弟上学的地方。
1930年法国总会内的拔河比赛
Rope fight (Collège municipal français) 1930
@virtualshanghai.net
公学内经常举办体育活动,开展当时中国学校较少开展的拔河、足球、短跑等各项运动。
法国公学颁奖典礼@法国里昂大学图书馆
1938年法国公学内举办的运动会看台上的观众们
中国奶妈和犹太女孩Lili在顾家宅公园拍照 1920年代 照片背后就是法国总会
1949年后,南昌路47号法国总会成为上海市文化局办公用房。1954年,科学工作者任鸿隽向国家提议,将这里改建成科学家的活动场所。国务院总理的周恩来亲自落实此事。1958年1月18日,文化局迁出,此处更名为科学会堂,并由首任上海市长陈毅亲自题写了科学会堂的名称。
1924-1926年:“法国总会”另于迈尔西爱路(今茂名南路)建造新屋,原会所则改捐为“法国学堂”。主要接收法国侨民为主的外籍侨民子女,故老上海也称这里为“法童学校”。
1928年以后,环绕法国总会的高级住宅区已经完全形成,但原有居住的西方人大部分迁出。一是是在法租界西扩,在今天的淮海中路、武康路、衡山路等地建造了更豪华更高档的花园洋房作为自宅。二是1926年,法国总会迁移到了茂名南路58号(今花园饭店址),外侨上流社会的社交活动圈有西移的趋势。
不过说起来,这地方原来也不是法国人的。20世纪初,在上海的德国侨民见英国人、法国人都有自己的总会,心里不服,集资在当时法租界的边缘地带买地建了一个德国侨民乡村俱乐部。
1902年11月,德国花园总会会所的工程筹备会召开,德国侨民集资在这里购买了33亩土地,建造了一座乡村俱乐部,由德籍著名建筑师倍高设计。大楼为两层砖木结构,正立面朝南,底层中部为拱廊,屋顶为四坡顶,上面开有老虎窗。两端的建筑体量稍稍突出,二层木架外露,古朴典雅,具有浓郁的巴伐利亚风格。建筑内部设有奢华的交谊大厅、酒吧、会客室以及女士休息室等。1906年,德国花园总会在西侧加建了很大的舞厅、餐厅和弹子房,室外也增建十个网球场和大片草地。每逢重要活动以及夏季纳凉晚会,园内必定张灯结彩。1910年,总会新建一个露天沥青场地作为“跑冰场”。
德国花园总会会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战败,德国花园总会被法公董局没收,于1917年6月11日改为“凡尔登花园”( Verdun Gardens),即日起将其开放,任西人进内游览。
战后开始清算德国人的债务问题
1918年12月11日开始拍卖
1918年12月11日,法公董局利用拍卖这块土地得到的钱,花了95000两在总会东侧的土地建筑新的法国总会。由法商赉安工程师行(Leonard&Veysseyre)的创始人赉安(A.Leonard)设计,中国姚新记营造厂承建,钢筋混凝土结构,于1925-1926年建造。
1925年,法国球场总会从环龙路(今南昌路)搬入凡尔登花园。这幢横卧在绿草坪上的两层大厦具有法国别墅风格,其平面为丁字形,坐北朝南。庄重的色彩、对称的线条、精美的雕饰、豪华的转门,显露出法国宫廷建筑特有的气韵。
这第二个法国总会在1926年全部落成。虽然只是个两/三层的楼房,可已经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外部是采用法国砖石乡村别墅的式样,里面装修采用大量洛可可母题,但材料上已经大量采用了水泥预制的办法。设施有舞厅、游泳池、餐厅、酒吧、弹子房等。开间和层高的尺寸都很大,很适合举办活动。那个舞厅传说是“弹簧地板”,在上面跳舞时有弹性。室外是一个2万平方米的大草坪,靠西面是树林。
茂名南路新法国总会
茂名南路新法国总会 Cercle Sportif Français 1929
茂名南路58号新法国总会(今花园饭店)。
从长乐路看法国总会
1930-1940年代,蒲石路(长乐路)迈尔西爱路(茂名南路)南望(Harrison Forman摄)
二十年代的东门,有两部福特A型车停泊在门口。
parisiica私人收藏1930年上海法国总会封
二十年代东进厅。
露台的两座小圆亭已消失
1920年代末:华懋公寓正在建造(1929年落成)
从法国总会椭圆型舞厅
这间舞厅在建造之初就以其独特的椭圆型布局和在其下装有弹簧的特色舞池而作为招牌远近闻名。在法国总会时期,这里的每个周末都是舞会不断。化装舞会尤为盛行。在三十年代初,每人的入场费是银元2.5圆(购买力约为今天150人民币),包含晚餐。前来跳舞的人们会化妆成各种动物或是神话人物。舞会的最后还会给化妆最为出色者分组评奖,有最佳女士奖、最佳男士奖、最佳团体奖和最佳原创奖,深得各国外侨喜欢。
除了化装舞会外,各界社团也纷纷假此地举办各种晚会。上海犹太复国会在光明节时会在这里举行通宵舞会为其筹款。圣安德鲁协会在此常开慈善晚会。每年的新年里,各国侨民也会陆续在此开新年舞会。
法国总会的宴会厅
法国总会的法文名字是Cercle francais sportif,直译为法国运动俱乐部,字林西报行名录上译为法国球场总会。顾名思义,其特色应是运动。这点从其所拥有的当时沪上最大的温水游泳池和总会建筑前一整个街区的网球场已经看出其名副其实了。实际上除此之外,这里还有弹子房(台球房)。
温水游泳池
1926年落成的温水游泳池细节几乎没有任何变化。无论是下水处的台阶还是更衣室外墙和屋顶的框架,都保留了六十多年前的原貌。屋顶的框架原先可以开合,在需要时打开透光。
弹子房(台球房)
总会在周末举办各色社交活动,予以吸引外侨富豪绅士, 然而最初只对洋人开放,华人禁止入内。
二十年代末位于底楼的烧烤餐厅。
1935-1940年在法国总会外网球场的闲暇时光
盛大的舞会
1927年开始,除特殊年份,每年都会举行上海草地网球比赛
左撇子发球手
慵懒的喝个下午茶
发大水啦!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征用这里作占领军的司令俱乐部。1945年8月,美军解放上海,在等待国民党进来接收上海时把这里变成了美军俱乐部,底楼是餐厅和游玩的地方,二楼是美军宿舍。1951年3月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定将该处改为运动场公园,1952年更为淮海运动场。1953年底,房产由市政府设为上海市立体育馆(外场),1954年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改为“上海市文化俱乐部”,1957年7月交卢湾区体委管辖。1960年归由上海锦江饭店管理,以其门牌为“茂名南路58号”,于是被叫做“五十八号俱乐部”,又称之“小锦江”或“锦江俱乐部”,是一个重要的外事接待和活动场地。1959年毛主席来沪视察时还曾在此下榻,并在二楼舞厅跳过舞。
1979年12月改名锦江俱乐部,对外宾、侨胞和港、澳台同胞开放。1985年,由日本野村证券集团和锦江集团合作的花园饭店新建项目开工,并拆除了部分老建筑。1990年花园饭店开业,由日本野村证券株式会社投资,与锦江(集团)联营公司合作建设,日本东京大仓饭店经营管理,是上海最早的外资品牌酒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