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跟想象中的真的不一样,但其实可以料到的。
作为一个玄学爱好者,我一直期望可以真正拍一部关于“奇门遁甲”的电影,但说实在的,我都不敢保证真正的“奇门遁甲”拍出来是什么,最起码两版《奇门遁甲》所描述的都跟玄学没有太大关系。所以这篇文章不影评,跟电影关系不算大,有的没的,乱七八糟都说点。
什么是奇门遁甲真正的“奇门遁甲”是什么?
详细说估计本文又是另一个故事了,这里用最简单且通俗的语言来描述下:
就是一种传说中的奇术,其起源有两种说法:
★有人说是姜子牙创造的,后来传给了黄石公,黄石公又传给了张良。
★有人说是黄帝发明的,老祖宗收拾蚩尤就用的这玩意,这是司马迁说得。
不管起源怎样,这种奇术最早都是作为一种兵法来使用的,据说诸葛亮和刘伯温都玩得很溜。
历史上真正用“奇门遁甲”四字,最早的就是葛洪的《抱朴子》,而葛洪是位炼丹的,兵法跟卖药的怎么能联系起来呢,所以说是玄学嘛!
其实奇门遁甲是三个部分组成(不是两个部分!):奇(三奇)、门(八门)、遁甲(六甲),可以演化成上千个局,然后就出现了奇门遁甲盘,叫做“奇门活盘”,如下图,
这跟风水罗盘不一样,活盘每层可独立转动,而罗盘尽管也分层,却是一个整体,是不能转动的。而且风水罗盘中因制作工艺和质量问题对精度有误差,但奇门活盘可以依样画葫芦,用硬纸板就可以做,高手中的高手在手上就可以直接开盘。
说道这里,大概也就明白了,奇门遁甲在古人不断创造发明的过程下发展到如今,成为一种预测奇术,其中天文地理历史未来,工作事业、打仗相亲、生理卫生什么都能预测,好比西方的占星术,但后者不能打仗,我们的奇门遁甲连兵法都有。
这也让奇门遁甲与太乙,六壬并称为周易三式绝学
而且奇门遁甲中将一切事物的成败归纳为五大因素,即天时、地利、人和、神助,格局组合。因此也就演变出来“理数奇门”和“法术奇门”两种,说白了就是初级是预测学,也就给人算算命;高级是运筹学,也就是画符捉鬼、降妖除魔。
奇门遁甲容纳的是中国道教精髓,里面门道很多,反正我是参不透,否则我就不在这坐着码字了。
打算学习一下的朋友,可以去百度搜索一个叫做“道藏”的种子,4.5G的种子全是道家绝学的影印资料,全部吃透了大概可以出师了。或者出门奔北京白云观、山西永乐宫、四川龙虎山等等道教祖庭,我只能帮各位到这了。
所以说把“奇门遁甲”拍成电影在我看来就是扯淡的事情,就像新版中,雾隐门都是奇门遁甲高手?如果按照真正的含义,那么雾隐门就该是一群算命团伙。
而该片真正用到奇门遁甲的地方,就在于奇门活盘的推演,预测妖人出没,开场和结尾彩蛋都出现了一次,类似于《风云雄霸天下》中泥菩萨的窥探天机,后者也是奇门遁甲。
老版《奇门遁甲》所以迄今为止,这四个字基本上就是一个符号,用字面意思来理解,起码袁和平当初是这么想的。
1982年的《奇门遁甲》我虽然很喜欢,但也明白电影描述的绝非上述那些神神叨叨的东西,就是将“奇门”和“遁甲”变成了两个人,梁家仁和袁祥仁饰演的那一对公婆。
而且电影中展示了也并非玄学,更像是忍术或者变戏法,其实电影属于“剥削电影”的一种,是香港电影极致娱乐化的表现,比如近期哪个名词火,就以这个名词拍部电影,内容可以天马行空,反正好玩就行,也没人深究,比如《李三脚威震地狱门》。
电影中五鬼运财、移形换影、隔空点穴、钉影定形、飞陀放剑、甚至活人般的“七星木头人”等设定,更有潜入阴间抢令牌,搞出油锅和纸桥等,都是依靠机关神机、障眼法、配合杂技般的动作设计,竟然产生一种非常奇特且有趣的效果,当时功夫片大行其道的时候,从没有见过这样一种风格的功夫喜剧。
这才是老版《奇门遁甲》出彩的地方,在那个年代,《奇门遁甲》票房狂收1000万,袁和平随后又拍了《阴阳奇兵》《天师撞邪》《精灵道士》(又名《僵尸怕怕》)等多部风格相仿的武侠,谓之“天师系列”。
并与同期洪金宝的“灵幻系列”、林正英的“僵尸系列”三足鼎立,一同撑起了80年代香港奇幻功夫电影的大旗。
所以,老版《奇门遁甲》真正出彩的地方在于五花八门的机关道具和忍术戏法等等的元素呈现,反倒没人深究“奇门遁甲”的本意了。
时至今日,新版《奇门遁甲》本质上也是一样,就是用了个名号而已,内容也是天马行空。
并且同样将“奇门”与“遁甲”拆分,奇门就是雾隐门,遁甲则是囚禁白虎的地穴。
但新版的内容与老版也不一样,我觉得是比较遗憾的,我真的很希望再出现一部如老版那样作品,可惜时过境迁。
但话又说回来,反正这四个字距离本来的意思已经差得很远了,而且新版《奇门遁甲》也一步跨越到另一个如今比较受欢迎但难拍出来的类型片中——仙侠奇幻。
因为徐克的存在。
徐克还是袁和平新版《奇门遁甲》是袁和平导演,徐克监制和编剧,有人问说,到底算是徐克作品还是袁和平的?在我看来,这是徐克作品。
本片与《白发魔女传之明月天国》《三少爷的剑》不同,虽说都有徐克挂名,但后者只是个艺术指导,但本片不但是编剧和监制,而且还有一个重要的信息——《奇门遁甲》的出品方叫做“电影工作室”。
喜欢香港电影朋友都了解,电影工作室是徐克自己的公司,而且熟悉徐老怪作风的都知道,凡是该公司出品的作品,都是徐克主导风格。
比如《倩女幽魂》系列和《东方不败》,徐克监制,导演挂名程小东,但我们都将这两部电影称为“徐克作品”,因为老怪的风格太重了,全程徐克主导故事和腔调的走向,程小东充其量只是个动作指导 执行导演的身份。同理还有挂名李惠民导演的《新龙门客栈》,这些都是徐克风格,也是电影工作室作品。
至于为什么不挂名导演,我就不太了解了,大概考虑到当年徐克在新艺城时期集体创作,大家轮流挂名导演的传统。或者也有避税、避嫌的说法。
其实看多了也就会发现,这些作品都是监制主导风格,导演只是充当现场调度或者动作指导而已,因为香港电影拍摄为了赶进度,都是一下同时开拍好几组,有人拍文戏有人拍武戏,各组都是导演带队(这真是练兵啊,香港电影出导演就是这么练出来的),最后拍板的,还是那个负责风格整合和剪辑的那一位,这位才是幕后boss。
再举个例子,徐克和袁和平上一次以同样的身份合作的电影,叫做《少年黄飞鸿之铁马骝》,也是满满的徐克的调调。
所以,这部新版《奇门遁甲》,乃是典型的徐克作品,因为电影的内容,是徐克一直想拍但没机会的东西。
仙侠奇幻徐克是一位《星球大战》的粉丝,而且是一位铁杆。据说当年徐克看了《星战》之后,他要搞中国的视觉大片,于是就拍了一部叫做《新蜀山剑侠》的电影。
该片是香港第一部礼聘《星际大战》特技小组支援特技镜头的电影,竟然是一部武侠片。
但就是这样一部作品,改变了人们以往认为的传统功夫片“只会打来打去”的观念,也因此而被视为香港电影特效史上的一部里程碑之作。在这部影片中,徐克将飞天入地的神怪元素融入古装武侠,开创了所谓的“仙侠奇幻”的流派。
随后又有了《蜀山传》,是徐克的江湖与玄幻融合的最好的一部作品。
说白了,别看如今华语奇幻、魔幻电影这么多,但真的称得上是“仙侠奇幻”的真的没几部,因为首先你的是武侠片,有江湖恩怨和仗剑天涯的特色,所以什么《西游记》《钟馗伏妖》《捉妖记》这类都可以pass,然后电视剧《仙剑奇侠传》算一个,《风云》我觉得也可以算,然后就是《道士下山》。
说实在的,顶着“仙侠奇幻”这个名号的,港漫居多,电影屈指可数。其中一大部分是徐克作品,比如《倩女幽魂2》、《新仙鹤神针》都有点飞升上神的感觉。
所以到了这部《奇门遁甲》,徐克自然也会用最擅长的方式来搞,82版本来就是灵幻功夫片,这回落到了徐克手中,名正言顺的变成了“仙侠奇幻”。
武侠与神怪电影开场20分钟大战鱼怪,就是袁和平与徐克元素的最好体现。
铁蜻蜓和雾隐七子的易容术,这是袁和平从老版带过来的,而鱼怪“宠物”的设定,这是徐克的东西,而且在动画片《小倩》里出现过一次:片中一个鬼准备吃饭,结果碗里窜出来一个怪物把鬼给吃了,我对于这个镜头记忆犹新,所以电影开场一下子把我拉入了徐克的仙侠奇幻世界。
而且随着故事的发展,老版的元素一点一点被淡化,最终被徐克的风格完全覆盖。
所以这部《奇门遁甲》在我看来,就是另一部《新蜀山剑侠》或《蜀山传》,甚至连故事和主题都很像。
徐克的影片无论是武侠片还是动作片,都会借助故事来表达一些什么。比如《新蜀山剑侠》寄托了徐克对人性的看法,认为人之所以在人间自相残杀,在仙界又难敌血魔,罪魁祸首在于不愿团结,互相阻滞。
反之,若人们愿意齐心协力,则必将会有奇迹出现:
影片高潮狄明奇与一真和尚千辛万苦将紫青双剑合并后,方才制服被血魔附身的丁引——事实上,这亦是徐克将武侠片主旨由个人仇怨演变至人间大义的挑战。
这个主题到了《蜀山传》中也是一样,玄天宗与丹辰子之间的亦敌亦友,到了最后还是被人利用,直到李英奇和廉邢的紫青双剑合壁成功,与玄天宗的南明离火剑联手御魔。
再看《奇门遁甲》,两位天外来客,赤目与白虎,其实就是幽泉血魔和赤尸神君的化身,赤目的形象与《蜀山传》结尾处血河大阵的妖怪也是很像。
赤目与白虎离间五大派,然后雾隐门内部也不团结,最终被妖人逐个击破。最后也是团结一致才战胜敌人。
《奇门遁甲》的主题,也是从单纯的情节喧哗走进人文思考的领域,比如小圆,死而复生,《蜀山传》的主题是什么?永恒啊!
孤月大师到李英奇,长空无忌到廉刑,都是肉身的俱灭,精神“开窍”代表着灵魂的延续,这才是永恒。
小圆也是,活了过来就从一个傻丫头变成了知晓一切掌门。
其中伍佰饰演的老大,就是当年洪金宝的白眉的复刻版。
能飞绝对不跑甚至连缺点也与《新蜀山剑侠》差不多,剧情都是因人物和线索太多而显得有点凌乱,在虚无缥缈间讲一个虚无缥缈的故事。
故事是有缺点,但本片的精彩之处还是有的,那就是徐克的江湖设定,其中个人最喜欢的就是五大门派的设定,金、木、水、火、土五行元素作为各自的看家绝学,特效之下的招式和五行术,这一段个人是非常过瘾的。
当然最值得肯定的就是特效镜头,并不是说特效有多么好,而是在于特效镜头充满想象力,这是徐克的拿手好戏。赤目的声波武器、李治廷断臂生长、倪妮易容术、还有五大门派的各种招式,看惯了好莱坞电影的观众,对这样的特技镜头感可能不会感冒,但必须肯定的是徐克用特效将武侠和神怪进行包装的效果,华语电影特效再多,也没有这样具有脑洞,比如《西游伏妖篇》的红孩儿。
结尾是有点可惜了,完全可以看出,这部《奇门遁甲》到了最后,没钱了。倒是不像《盗墓笔记》那样没钱就用未经渲染的特效硬上的尴尬,这里在特效前后水准一致的情况下,选择了快速解决战斗,这种方式倒是比《盗墓笔记》强点,但还是有遗憾的。没有出现《蜀山传》最后的血云大阵。
简言之,这部《奇门遁甲》是有遗憾的,但个人其实比较喜欢这样仙侠奇幻类作品,那种玄幻小说中的设定元素、邪魅江湖的猎奇,被大银幕呈现,而且关键是很少见这样的电影。这种原创世界观的奇幻作品,在当下华语电影中是急缺的,所以假如有续集我还是会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