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写《历师》和动画电影《西行纪之再见悟空》,发现了国漫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有粉丝陆续留言表达自己的观点,给了漫漫很多的启发,所以便想着说说国漫的现状。
不知道大家对国漫的定义是什么?写中国传统故事,或是宣传传统文化,亦或是呈现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民族文化精神?
比如《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我命由我不由天”;比如《镇魂街》当中的“末将于禁,愿为曹家世代赴汤蹈火”;
比如《全职高手》里“如果喜欢就把这一切当做荣耀,而不是炫耀”;
或者是《百妖谱》里的“都是鱼肉,只不过砧板不同罢了”;
亦或是《刺客伍六七》里的“我第一次觉得,我不是变态,我只是喜欢收集的东西跟别人不一样而已”。
本身题材是无限制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即便原创动画有限,但是在众多IP铺路的情况下,国漫也该是“百花齐放”的景象。
加上国家对于动漫产业的税收优惠和资金扶持,国漫发展空间无限放大。结果可以看到,从2017年到2019年,中国动漫作品数量逐年增加,而且优秀作品也越来越多。
但是在国漫热的背后,进步之余,多的还有退,技术的提升背后,是故事架构的不足。
古风漫过审易,便于与时俱进为动画添彩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个感觉?近年来,国漫里的古风动漫越来越多?从《狐妖小红娘》到《风灵玉秀》,再到《百妖谱》、《少年歌行》,对于作品的追求也越来越唯美。
首先,作为动漫的发展,古风国漫的出现必定是被大力扶持的,因为它们代表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这是好事,所以相比较而言审核起来,也比较宽松。
因为它的主题核心不具备攻击性。即便改动,也不过做些与时代接轨的改动,与时俱进,做到了创新。这对于作品来说,更是一种加分项,过审起来也就更加容易。
比如《历师》。它的主题是传统节日,动画对原著进行了大量的改动,从单纯的传统文化普及变成了非遗保护,剪掉了角色该有的市侩和真实,进行了角色个性美化。
非遗保护,与时代接轨,是一种创新,深化主题,值得称赞。
像《嗜谎之神》、《大护法》、《神厨小福贵》等作品,很难做到与时代接轨,植入非遗等主题,所以面临的结果只有“一剪没”,把故事改的面目全非。
既没能得到审核上面的便利,为动画添彩,又魔改剧情,得罪观众,两边吃力不讨好。
《历师》改动剧情之后,内容单薄,很多东西浮于表面,没得深度去挖掘,也导致推广宣传普及非遗与团圆的家庭观念变得弱不禁风,立不住。但是对于团队而言,他们的动画是被认可的有价值的动画,值得扶持。
失去了观众,却得到了行业的肯定,不亏。
国漫追热,却难讲好故事,出爆款其次,古风题材或是国风类型的动漫很亮眼,受观众欢迎。
《大鱼海棠》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即便价值观导向有问题,但仍有不少人醉倒在唯美的场景和画风上,令观众流连忘返。
早在《秦时明月》播出之后,其实就已经掀起了一波古风浪潮,《少年锦衣卫》、《画江湖之不良人》、《风语咒》等等,都带来了不少的口碑和流量。
但是后续的发展,大家也都看到了,坑越来越多,故事也越来越迷,要么剧情水,要么更新慢,好的IP也一步步走向没落。
《秦时明月》自从《诸子百家》封神之后,口碑是节节败退。讲完原著小说的故事,脱离了本来现成的故事架构后,后续原创剧情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无限扩大人物关系线,却没有能力填补起来。
《狐妖小红娘》很红,甚至拉动了绘梦的商业变现,但是不得不说,剧情这一块儿也是硬伤。每个篇章都有一个爱情故事,无非是前世有误会,或者有遗憾,现世弥补。很简单,每个角色间的矛盾冲突也很明显,没有太多的层次,适合初高中生们观看。
总体来说,还是南国公主篇章有些出人意料,补充了反面角色的故事线与人物塑造,丰富了整个故事的内涵,人物更加立体。
而月啼暇那一篇章最是糟糕。
《画江湖之不良人》已经从看剧情变成了炒CP,哪个角色人气高就搞那个角色,然后把剧情狗血化,偶像化。
再来看近期的几部古风国漫或是国风动漫。《大理寺日志》算的上比较优质的,特效好,画风棒,而且建筑群设计精细有考究,故事讲述也通过镜头语言有了更多传达。
《百妖谱》分篇章讲述,以妖的视角述世间沧桑,讲人心,讲人世,每个主题的寓意都很不错,而且台词韵味十足。
比如《灰狐》篇,讲世事无常,讲人心复杂,《漱金》篇,讲母亲对儿子的爱,讲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等等,人妖羁绊,最是动情事,从主题来看很有社会意义和教育意义。对比原著,其实故事里也缺少了很多的细节铺垫,做了删减,有种强行煽情之嫌。
从古风动漫扩大到整个国漫,故事讲不好是通病。中国有很多的文化作品题材,很多都具有时代意义和文化意义,进行精心创作和改编,都是可以比拟宫崎骏的,但是国漫讲不好故事,更讲不出好故事。
除了上面的过审问题,还有一个就是动画本身不挣钱。为了变现,为了盈利只能不断地去迎合观众,塑造角色明星,打造角色IP利用角色超高人气卖好产品,推同名游戏。
这种情况下,故事还能讲好,国漫就能冲出国门,输出世界了。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动漫的教育责任大。为啥这么说,因为必须符合未成年人审美标准,还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育他们成为一个合格的“后浪”。
影视剧作品里,有无脑的爱情偶像剧,有神剧雷剧,有无厘头的低质网剧。它们其实也对未成年有很多的误导作品,“公主病”、“白日梦”、“内容低俗”等等,可是它们还在。
到了动漫这些都不行。有角色台词,孩子学了,骂人说脏话,动漫的锅;角色之间斗智斗勇,有打架斗殴,孩子学了,出现生命危险,还是动漫的锅。一个武侠动漫,说教坏孩子打架,过于暴力;一个无心操作,却被说影响不好,有映射……骂了还不够,反手一个举报,一举报一个准。
可是动画是审核通过的,那就是符合播出标准的,即便举报出有问题,锅也不该全是动漫背。其次,孩子的教育这事,是家庭、学校、社会一起来做的。孩子说脏话,父母为啥不纠正。孩子学角色动作遇险,父母当时在干啥,家庭教育的意义在哪儿?
动漫只是个文艺类别,它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的责任,但是不该承担教育的责任,这个重担有些大。影视剧作品都还做不到,为啥非得对动漫意见如此大?
有这么多的束缚,国漫如何求发展?如何写出真正好的故事,讲述真实的社会与生活。
国漫发展缺的是自由,稳中求进昨天受到一个网友回话,说到一个观点,漫漫觉得很有道理。
“国漫原著作者没选择权,对于改编动画,影视剧立项,全程都只是打工者,是自己的作品,也不是自己的作品。”
现在很多动漫项目的孵化,基本上是出品方自有平台的作者小说或是漫画。用自己平台作者的IP改编,要比外来签约买断要实惠的多。这也是为什么,各大平台都在致力于自己平台作品IP的孵化。
原著作者没自由,即便是改编剧情或是其他的一些改编立项,作者的选择余地并不多,或者说,他们的话语权并不大。
所以,作品一而在,再而三地改编,一次又一次扑街,不休不止。
其次是政策扶持,导致准入门槛低。
国漫行业重数量,轻品质,重设计,轻创意,重制作,轻技术,原创内容不足的同时,质量也是参差不齐。
国家对动漫产业有很大的扶持,鼓励原创动画,扶持动漫制作者( 团队),优化发展环境,通过落户等政策刺激动漫人才引进,搭建公共平台建设,进行城市化亮点打造等等,各个省市纷纷出台政策,鼓励发展。
但是依然存在不少滥竽充数的团队,他们以传统文化入手,或是原创动画入手,迎合政策,只做要求的,不做创意的。这也是一种自由的丧失,资金的扶持让部分制作者只看到了钱,没有看到国漫者的初心,丧失了创作原创动画的自由,被“优惠政策”束缚。
国漫发展需要自由,但也需要束缚,目前这个度国漫还并未找到,在未来的摸索中,相信会有这么一天。钱到位,心也到位。
漫漫有话说国漫,很多人的理解过于狭隘。不是观众意会不到,而是制作者、出品方给我们营造了这个意味,让国漫的定义越来越狭隘。
国漫应该是多变的,也应该是多层次的,多角度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但皮影戏的出现再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巅峰创作,国漫一直在不断寻求自己的特点。
《大闹天宫》、《哪吒闹海》成为经典,因为它们都有中国的文化特色,有中国人的影子。现在类别增多了,中国人的影子却越来越淡了,也越来越失真了。
求过审,追热度,国漫发展充当的是推进者的作用,它应该是开启观众认知的先驱,而不应该成为被迫的接受者,为迎合而迎合。
就像偶像一样,它可以有自己的人设,一个粉丝喜欢的人设,但是后续的他,该是真实自己的呈现,让粉丝看到自己的更多面。
始于人设,忠于人品。动漫也一样,始于热度,忠于优质。国漫,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