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它是漫画?

日本逻辑思考大师西村克己的《逻辑思考力》,说它是个著作,我个人认为它更象一本漫画书,一个普及科学的小册子。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它的印刷版本是小开本,很方便我们随手携带,全书只有159页,而且,图书的设计是左漫画右文字,这样数一数的,就剩下69页文字了。在这69页文字里,作者把他多年来研究的非常复杂非常专业的逻辑学科,为我们读者以一种非常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普及和讲解。

它的内容也不是大而全,可以说是逻辑类学科的入门,整本书从头到尾始终保持着日本学者独有的敏锐洞察力和简单清爽的断舍离哲学,特别适合象我们这样的初学者阅读。

流行图书里长序言多推荐者

两本图书里的推荐者长文

那国内近几年出版的商业类图书,一般都会在书最前面不仅要作者写自序,还要邀请不止一位知名人士非常浓墨重彩撰写推荐序,当然这些推荐序都是非常中肯理性的,我估计那些受邀的大神呢,也不好意思写太差了,毕竟要考虑自己的品牌和光环,所以呢他们的推荐序也往往都会写上洋洋洒洒好几篇,除了赞美作者文章的高度和深度,顺便描述一下自己的高水准。

我印象中最夸张是2本书,一本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它的推荐者就6位,推荐序 自序一共32页,以至于我看到第32页还没进入正式阅读里。另一本是《跃迁》,它的推荐者14位,序言篇里有25页。而这本书只有作者西村克已自己写的不足400字的前言,非常简明扼要的写出自己出版这本书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记得,我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时,先是被这本书名字的吸引到,打开第一页前言的第一句话是这样写的“请把本书当作圣经来使用”,我当时就乐了,在想作者是不是过于自大狂了。

那整本书读完后,我给它下的结论就是,它真的不是圣经,不过呢,它倒是一门非常简明易懂的逻辑学初级入门书,当然如果你有专业方面的需求,还要在此基础去阅读更多同类图书。

逻辑是什么?

要讲逻辑思考力,先简单了解一下什么是逻辑学,这要向上追溯到古希腊的分析学、古印度的因明学和古代中国的名学(辩学)

这三个学派是逻辑学的三大源流,逻辑这个词是舶来词,最早出现在古希腊语中,原意是事物的规律、秩序、思想和言辞;

在古印度的因明学中,是一门关于推理的学说,指推理的根据 、理由和原因。

而在古代中国的名学中,是在先秦时代诸子百家争鸣、论辩之风盛行的时期,是指通过日常语言的思维逻辑和内在意义的分析,企图折服对方所进行的辩论。

逻辑是什么?

《逻辑思考力》

西村克已这本《逻辑思考力》,并没有按照教科书的风格,从一点一点理论知识的开始讲起,而是跳过这些理论知识,让我们不需直接面对晦涩难懂的高深学科,他把自己萃取出来的知识点直接放到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场景中,方便我们一看就懂,一用就会。

有人把思维分为两各种类型,一种叫直感思维,也叫形象思维,另一种就是逻辑思维,也就是抽象思维。

也就是说,我们认识世界主要借助这两种方式,前者呢,是要借助我们自己的感官来感觉和体验 。后者呢是需要我们从已经获得的知识推论一些新的知识出来。

所谓思维,概括来说,就是我们动脑筋、想办法、找答案的过程,并且,它必须要和我们的认知过程相联系,必须要依靠我们的大脑去思考去活动。如果不和我们认知相联系,也不愿去浪费时间思考,那我们只能把它称为感知,而不是思维。

那两者怎么区分呢,我来举个例子:

我们现在的生活节奏快,各种压力接踵而至,就象网上有个段子里说的,调侃说很多人都有最流行三大病症:拖延症、强迫症、选择困难症。

其中选择困难症是因为我们不好判断自己做出的决策是否真正确,我们会纠结,纠结自己现在选择了A,将来会不会为当初没有选择B而后悔。

我们会困惑,困惑虽然我们从一年级开始就在做选择题,但学校家庭老师父母从来没有人教给在生活和工作中如何做出选择。

如果你有这样选择困难症,或者觉得自己的大脑里总是一片混乱,各种想法得不到整理。作者告诉我们,这很正常,因为我们没有掌握逻辑思考力,书中提到所谓逻辑思考力,就是建立逻辑思维来对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

如果类似于买or不买?做or不做?要孩子or升职?工作or创业?这样的问题总是回旋在我们的大脑里,对自己造成烦恼,事情就不可能有进展 。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说,我就喜欢随便,我就愿意原地踏步,反正不管怎么样,时间都会把问题带走,我不愿意这么麻烦,还要费脑子去思考。

是的,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不愿意麻烦,就是安静的等待僵局持续下去,以至于最后成了怎么样都行,从而放弃选择,将答案寄托给掷色子的运气。

这就是单纯的感知和思维活动的区别,思维就是需要我们的大脑对事物外部的所有素材资料进行加工整理,逐步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进而形成概念、建构判断和进行推理,这样的活动才能称为逻辑思维,这个能力就叫逻辑思考力。

其实,逻辑和思维是无法感知的,它们都很抽象的名词,打个比喻,它和我们每年在12月份都要去制定的年度计划一样,虽然它们都可以不必刻意去做,但有和没有的效果我们都很清楚是千差万变。

比如,年度计划就算不制定,2017年我们也照样会吃喝拉撒,也和别人一样很自然的被时间推着走。就象即使我们说话做事没有经过训练,就算没什么条理性或者逻辑性,似乎也和周边的人一样,也看上去很不错,也没有混乱无序呀。

但是,如果我们的年度计划经过系统的梳理、制定和分解,我们会在明年一整年里非常清晰自己该做什么,会直接影响我们在各个方面的行动,会让自己变得更高效和更从容。

同样,当我们知道什么样才是有逻辑的体现,怎样在思考、写作和表达时自如的应用逻辑思考,相信,很快你不仅可以成为别人眼里最有逻辑最有思想的人,还能把这种思考模式迁移到其他领域。

1个核心

导图笔记

整本书的定位非常清晰,和书名一样,就叫逻辑思考力,书中告诉我们,逻辑不是非常深奥的东西,它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作者也试图从如何做出逻辑性表达、逻辑性评判、逻辑性思考、逻辑性写作、逻辑性说话、逻辑性演讲等方面,帮助我们培养逻辑思考力。

书中认为,一定要首先思考目的是什么,这是最重要的问题,把“究竟为了什么”清晰化,以此做为逻辑思考的出发点。

面对复杂问题的时候 ,先别着急用非黑即白的推论或者1 1=2的简单结构来处理它,因为非黑即白的推论通常是错的,当有了明确的目的,我们就会主动寻找解决途径,这样就会找到很多备选方案。

在对多个备选方案进行切分、细化、整理和思考后,我们就能发现问题的本质, 逐一击破每一个小环节时,就会使我们的思维向前迈进了一步。

导图笔记

3个因素中第1个因素是区分事实or判断

事实和判断是不同的,所谓事实就是客观的、能看见的、任何人都不能否认的。一般来说,事实都是可以验证的。地点、人物名字、天气、细节、数据都是事实。日期、人数、地名、事件之间的前后次序也是事实。

所谓判断,就是我们在观察事物的时候掺杂了自己意识,并开始透过之前的经验和先入为主的观念来看待事物。而逻辑思考就需要我们从客观的角度去认识事物,去思考罗一笑事件中的证据是否客观,区别哪些是事实,哪些不是事实,然后才能得到属于你自己的清晰的认知。

3个因素中第2个因素是多元化思考

一定要学会经常问为什么,表面化的问题只是冰山一角,找到问题发生的原因和产生不利原因是有必要的。

要培养自己有逻辑的思维方式,首先要从水平思考着手,然后再进行垂直分析。水平思考可以帮我们看到事物的整体,然后找到重要的部分,进行重要性排列。一旦确定了重要的点,就可以运用垂直思考了,将能够顾及到周围大环境的水平思考和进行深入分析的垂直思考这两种方式结合起来,不偏不倚,才能发挥它们的作用。

同时,运用图解进行思考,通过图形、箭头、关键词等元素可以整理思绪,提高思考能力,这样手眼并用的方式,可以边写边让大脑进行充分思考,这一点和视觉化思考以及思维导图的主张是完全相同的。

3个因素中第3个因素是产量明确化

如果想从没有头绪的思考中解脱出来 ,不是仅仅思考是1还是0,而是寻找解决方案,不会运用逻辑思维的人,总是容易陷入工作没有头绪、毫无进展的状态中。工作完成以后一检查,才发现留下很多尾巴,不得不对很多地方再次修改。于是越做越苦恼,留下的尾巴也越来越多,这就是因为欠缺逻辑思考 。

为什么很多人在聊天时觉得自己是没问题,但在商务会话或者工作汇报时,就觉得自己没有逻辑性呢?

书中告诉我们,是因为聊天是以愉快地度过时间为目的,什么样的话题都可以谈,只在大家都很愉快,聊天的目的就达成了,是不需要太多逻辑和结论的。

而在工作场合,在职场里,无论是商务会谈还是工作汇报,都是会有目的和利害关系的,所以这时你没有逻辑性,就会感觉很难让谈话继续下去。

当然,逻辑思考也只是一种方式一个工具,它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当然,逻辑思考也只是一种方式一个工具,它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比如那部我们看过N遍的大话西游,500年后至尊宝喜欢白晶晶,白晶昌喜欢500年前的孙悟空,500年后紫霞却喜欢上为了救白晶晶而穿越过来的至尊宝。

我要说的是,当阅读完这本书,我明白了逻辑思考能力其实在任何领域都很重要。 这是一本教我们学会思考的书,虽然里面夹杂着漫画似的图片,可它却不是一本幼稚的书, 我看过,觉得它还不错,所以推荐给你。

我是小曼,期待和你一起成长,一起阅读。